近日,長沙市中心醫(y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團隊創(chuàng)新內鏡技術,成功為一名咽旁后間隙神經纖維瘤患者行經口內鏡咽旁間隙腫瘤切除,手術取得了圓滿成功。
患者王永元(化名)42歲,來自湖南省瀏陽市,一年前感到咽喉不適,自行服藥治療但效果不佳。后到醫(yī)院檢查也并未發(fā)現明顯異常。但近兩個月來,他的咽部異物感逐漸加劇,為了尋求更有效的診療,他來到了長沙市中心醫(y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yī)院)的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就診。接診的楊中純副主任醫(yī)師通過頸部增強磁共振成像(MRI)檢查,最終確診導致王永元咽部不適的罪魁禍首竟是咽旁后間隙腫瘤,緊鄰口咽部。入院后,經過頸部CTA檢查,發(fā)現腫瘤將頸內動脈推擠至外側、變形,經過仔細閱片和詳細的術前討論,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醫(yī)生團隊制定了周密的手術計劃。
頸部增強磁共振成像(MRI)下發(fā)現導致王永元咽部不適的罪魁禍首是咽旁后間隙腫瘤
“針對咽旁后間隙腫瘤的治療,傳統手術方法雖然能夠有效暴露腫瘤,但手術創(chuàng)傷大、時間長,且術后體表易留下疤痕,甚至可能影響面容,并發(fā)癥也相對較多。針對此患者,腫瘤相比距頸部體表距離,更靠近口咽部,因此,我科采用了內鏡輔助下經口翼下頜皺襞入路的手術方式,該方式手術難度大,但具有創(chuàng)傷小、術野清晰、手術時間短、出血少等優(yōu)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副主任醫(yī)師敬前程表示。
在充分的術前準備后,敬前程帶領鼻顱底外科團隊康曉明副主任醫(yī)師、郭任重副主任醫(yī)師為患者行經口鼻內鏡下咽旁后間隙腫物切除手術。由于咽旁間隙緊鄰頸內外動脈、頸內靜脈及后組顱神經等重要結構,手術操作空間有限且技術難度大,因此,熟練掌握解剖知識、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和豐富的手術經驗,以及團隊間的默契配合,對于確保手術成功至關重要。經過1小時左右的手術,完整切除5cm腫瘤,術中全程暴露咽旁間隙段頸內動脈,出血不到20ml,經過精細的操作,手術最終取得成功,患者術后未出現聲音嘶啞、飲水嗆咳等并發(fā)癥。
敬前程提醒廣大患者,咽喉部不適需盡早來耳鼻喉科就診,如檢查與患者癥狀不相符,需進一步完善影像學檢查。咽旁間隙腫瘤大多為良性腫瘤,但仍有惡變的可能。隨著腫瘤的逐漸增大,可能會壓迫后組顱神經引起返嗆、聲嘶、不能抬肩等臨床癥狀。因此,一旦遇到上述癥狀,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以排除器質性病變。一旦明確為咽旁間隙腫瘤,應立即手術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供稿丨耳鼻咽喉科頭頸外科 康曉明 宣傳部 高琳
一審丨耳鼻咽喉科頭頸外科 敬前程
二審丨宣傳部 李晶
三審丨宣傳部 周陽